[作者]:夏纪福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他”……聆听一首首传世经典音乐,仰望一位位音乐大师的画像,江苏科技大学西校区体育馆的二千多名师生代表,正与一位年逾古稀的长者共同分享他对音乐、艺术和人生的感悟,悠扬的旋律仿佛将听众带进了如诗如梦的音乐长廊。
当这位慈祥的老人步履稳健地走上讲台的刹那,顿时倾倒了所有的观众。5年前,他曾来过这所家乡的高等学府;今天在一段段优美的乐曲中,大家领略了他人生另一种风采。
他就是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2006年5月3日下午,他为江苏科技大学师生代表作了一场精彩的“音乐艺术人生”演讲。在3个多小时的演讲中,场内数十次响起发自内心的掌声,在校园上空久久地回荡。
李岚清同志的夫人章素贞,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李源潮,省委副书记张连珍,文化部副部长赵维绥,中共镇江市委书记史和平,市长许津荣,江苏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姜建中,校长吴立人以及省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也一起聆听了讲课。
李岚清这次讲座采用了多媒体结合的办法,借助钢琴、手提电脑、投影仪、小银幕,并用字幕、图片、声光等并用的手段进行演示,非常引人入胜。 讲堂上,李岚清凭借广博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工作经历、生活阅历,把自己对音乐和人生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也深深感染和打动了与会的每个人的心。
八字解密退休生活
当李岚清笑着回答大家退休后的生活“非常丰富、非常适应”时,大家也非常崇敬地报以热烈掌声。他退休后的八字秘诀是:健身、健脑、读书、写书。而且是在退休后的第二天,就进入了新的角色。怎样健身健脑?一是打网球,二是游泳,三是打桥牌,四是学篆刻。他打网球打了20年,打桥牌打了近60年,而真正研习篆刻则是从
人们对李岚清同志的印象,一直是儒雅、博学、睿智。这些,都缘于他的读书和写作生活。他说:“过去是为工作而读书,现在是为兴趣而读书,有些好书如果错过了没读,那是终身的遗憾。”李岚清说,一个人老了,多活几岁少活几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保持身心健康,做到“自己不受罪,家人不受累,节省医药费,有利全社会”。
八年打就“小人书”
李岚清同志这样告诉听众:“我觉得,开展音乐教育,最重要的是引起大家对高雅音乐的兴趣。在这方面,专业音乐工作者做了很多工作,也写了许多普及音乐的书,但不少书由于专业性较强,一般人不易看懂。”许多年前,他就萌发了一个强烈的念头,退休后,一定要从一个非专业的音乐爱好者的角度,写一本大家都能看得懂,又能引起音乐兴趣的书。自此,他就广泛收集资料,利用北戴河暑期办公期间加以整理,写了一些作为素材的《音乐笔记》。完成《教育访谈录》后,就集中精力写作《音乐笔谈》,算起来,前后正好用了8年时间。为了《音乐笔谈》这本书,仅资料图片他就收集了1万多张。这是一部可以和心灵直接对话的书。他对音乐的理解、体会和感悟,以及他深刻的思想、深厚的修养、丰富的人生和执著的艺术情怀,都深藏在字里行间。李岚清同志谦虚地说:“我写的只是一本普及音乐的‘小人书’,只想把你们带到音乐殿堂的门口,让你往里面看一看,如果读者因此对音乐产生了兴趣,我就非常欣慰了。”
8年的心血,换来一部自称“小人书”的《音乐笔谈》,加上《教育访谈录》的稿费,全部捐献给了我国的教育事业。
知识分子要懂经典音乐
“你知道中国的第一首小提琴奏鸣曲《行路难》是谁谱写的?是我国‘地质之父’李四光;你知道中国的‘两弹元勋’和‘航天之父’钱学森早年曾写过一本科学与音乐艺术的书吗?书名叫《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你知道‘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什么业余爱好吗?你别看他像个农民,他的小提琴拉得非常好,他还公开表演过;世界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是小提琴家、‘量子论专家’普朗克同样是钢琴家,他俩还同台演奏过;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也是音乐科班出身,年轻时在一个爵士乐队吹过萨克斯。现在香港汇丰银行,他们不仅招收学金融、经济专业的毕业生,也招学音乐的。因为汇丰银行的负责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学音乐的人特别具有创意思维,只要加以金融知识培训,很容易成为具有创意思维的金融家,格林斯潘的成功,也恰好证明了这一点。”讲座现场很快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我不反对大学生喜欢流行的通俗音乐,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要懂一点经典音乐,没有一点经典音乐的修养,是不够的。《老鼠爱大米》之类的通俗音乐,文化内涵不够,只能是一种零食、一种快餐,老吃零食和快餐是不行的,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的;还是要吃主食,这主食就是经典音乐。”李岚清列举的第一个例子,便是由赵元任于1928年作曲、无锡人刘半农作词的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枯树在冷风中摇,野火在暮色中烧,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他……“你看,歌词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诗,而且寓意深刻,加上抒情的旋律,才能久盛不衰,让人百听不厌。这就是经典音乐与流行的通俗音乐美感和生命不同之处。”李岚清感慨地说。
李岚清还讲起自己“文化外交”的趣事。在“申奥”的关键环节,他宴请莫斯科市市长卢日科夫,请他帮忙为北京“申奥”营造良好氛围。这位市长也很喜欢音乐,他邀请李岚清一起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并问他会唱几段?李岚清回答说:会唱四段。市长兴奋地说:“现在俄罗斯的专业演员也只会唱两段到三段,能唱四段的,可能也就是咱们两人了。”音乐创造了一种融洽的信任感,两人唱罢,市长拍着胸脯答应帮忙。
71岁开始学习篆刻
71岁开始学习篆刻,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但李岚清同志做到了。他篆刻的时间是每天利用“听”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开播时间进行的。为什么《新闻联播》不看而用来“听”呢?李岚清解释说:“因为电视里的许多同志我都认识,不用看我也听得出谁在讲话。另外我一边‘听’《新闻联播》一边练篆刻,可以起到一个手脑并用的效果,对健脑是有好处的。”
刻每一个图章都有一篇题记,这也许是李岚清的“专利”了。
在《李岚清音乐笔谈》这本书中,封面上有一枚“爱乐”的印章就是李岚清自己刻的,屏幕上,不时闪动着他篆刻的印章:“爱乐”、“科教兴国”、“振兴中华”,等等。这也是他心灵真实的袒露--所谓“石言志”吧。
有人称李岚清是“为外国音乐家篆印第一人”。他为莫扎特刻了《乐仙》,为贝多芬刻了《乐圣贝多芬》,为约翰.施特劳斯刻了《圆舞曲之王》。特别是《乐仙》和《莫扎特》这两方印章,充分显露了李岚清的才情和创意,他把“乐”字刻成一个乐谱架子的形状,把“仙”字巧妙地刻成了五线谱,而“莫扎特”三个字则由音符和琴键构成。圆舞曲是四分之三拍的三步舞曲。所以在刻的时候,他把每一个字都刻成三角形的。这精妙创意令人叹为观止,大家仿佛可以听到篆印中的音符在翩翩起舞,涌出美妙的旋律……
把自己的音乐情结融入篆刻艺术,因而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效果,真可谓人生的艺术、艺术的人生。
爱,流淌在家乡的土地上
出生在镇江的李岚清同志对家乡的情凝结在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上。“家乡学子欢迎你”“常回家看看”,一幅幅欢迎标语不断地在场馆里闪现,莘莘学子自发地表达了敬意之情。李岚清同志在开场白中说,事隔一年,我再次来到家乡,看到家乡经济与社会各方面日新月异,自己很高兴。北固山船厂、南山水泥厂相继搬迁,镇江古城保护和现代化的精品交相辉映,人与自然更加和谐,令我这个返乡的游子心旷神怡。特别是近年来,江苏科技大学快速发展,在提高教育质量、校园基础建设、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显著成绩。今天来到江苏科技大学新校区,展现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崭新的面貌,江苏科技大学成为镇江又一所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基地,这些都为江苏两个“率先”、跨越性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希望全体师生不要辜负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期望,将江苏科技大学建设得更加美好。江苏科技大学的师生曾清楚记得,
如今,响彻在校园上空的,依然是李岚清同志浑厚的男中音:“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使生活更有情趣,思维更有创意,工作更有效率,领导更有艺术,人生更加丰厚,希望大家都成为音乐爱好者。”一位74岁的老人,用手中的刻刀把这几句话,一个字一个字地,篆刻在年轻学子的心上,让他们对音乐、对艺术、对教育、对祖国,始终像自己一样——一往情深。
他的讲演,长时间被掌声打断;他的讲演,多次被掌声打断。
校党委书记姜建中深情回顾了李岚清同志对我校的发展所付出的心血与关爱,代表我校2万名师生对李岚清同志的厚爱与支持表示诚挚感谢。最后他表示,要以这次讲座为新的起点,加强素质教育,推进美育和音乐艺术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校长吴立人代表全校师生,将李岚清同志曾经视察学校的画册赠送给岚清同志以示纪念。李岚清把他亲笔签名的《李岚清音乐笔谈》和《李岚清教育访谈录》等书赠送给学校,并为学生代表在书上签名留念。李岚清与我校学生合唱团一起,演唱了由他自己作词作曲的《蓓蕾之歌》,再次将气氛推向了高潮。
师生们望着他渐渐远去的身影,目送这位与音乐伴随了一生的人。此刻,大家都想说这样一句话——
音乐:教我如何不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