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正和吴建民都曾经历过无数外事活动,对交流有着共同深刻的理解:无论是在国际关系还是个人的工作学习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位嘉宾从国家战略层面到青年人对人生的把握;从企业发展的关键到文化传播中的矛盾,以幽默风趣的对话、层层深入的分析,让广大师生对“交流”的艺术有个更高层次的认识与体会。赵启正院长以当代大学生不善交流的问题为出发点,提出交流要诚恳、清晰和正确。他指出,只有诚信、真诚的交流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清晰的语言能表达思维的逻辑;准确的提炼能展现思想的严谨。他讲述了自己25岁第一次登台演讲的经历,鼓励青年人多锻炼自己的演讲交流能力。对于青年人的成长,赵院长强调,要多与长者交流、学习经验,增长超越年龄的智慧;多阅读好书;同时给自己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
吴建民院长在对话中总结了交流的五字要诀:敬、诚、当、理、听。他以自己丰富的外交经历告诉青年人,如何在人与人的交流中汲取营养。通过尊重别人、改变自己来影响他人;通过理解对方的立场,在交流中产生巨大的力量,使家庭和社会更加和谐。吴院长提出,交流不是天生的,而是要像花朵一样慢慢成长起来,需要时间、主体和客体的共同影响。他强调交流要从娃娃抓起,因为将来决定年轻人命运的正是面对面的交流。同时,吴院长指出,当代青年人最重要的就是走上工作岗位后,学会如何与新的社会环境相处。
讲座中我校师生积极提问发言,内容涵盖创业中与投资人的交流;网络社交平台的意义;中国如何应对目前的周边冲突;如何将交流的学习融入到基础教育过程中等。两位嘉宾用诙谐精炼的语言,为师生一一解答,包括介绍国际形势、外交技巧、理念和青年人成长的建议。
活动持续3个小时,广大师生在充分领略了新闻官和外交官的儒雅、犀利、思辨与风度后,意犹未尽、收获颇丰。
人物背景:
赵启正:1940年生,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核物理专业,从事科研、设计工作达21年。长期担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被称为“中国第一新闻官”。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历任上海市市委常委、上海市市委组织部长,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兼浦东新区管委会首任书记、主任,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等职。是第十六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多次担任全国政协会议大会发言人。著作有《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中国人眼中的美国和美国人》、《江边对话——一位无神论者和一位基督徒的友好对话》、《浦东逻辑——浦东开发和经济全球化》、《在同一世界——面对外国人101题》、《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等。
吴建民:1939年生,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从事外交工作已50余年,是中国资深外交官。现任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席,欧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等。历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及新闻发言人,中国驻荷兰大使、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大使,中国驻法国大使,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等职。著作有《与世界分享中国的成长》、《世界大变化》、《外交见证中国》、《在法国的外交生涯》、《交流学讲章》、《外交案例》、《再来一个十年》、《公共外交札记》、《我的中国梦:吴建民口述实录》等。